作者:鲁道夫·莱蒂
译者:鲁立、陈鸿铎(校外)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4月
《音乐中主题的过程》是美国音乐理论家鲁道夫·莱蒂(Rudolf Reti)于上世纪50年代出版的专著,但在今天的音乐理论学习与研究中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主题”作为音乐作品中稳固的形象化代表在今天依然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另一方面,该书作为第一部引发广泛讨论并传播至美洲、欧洲、亚洲的主题研究专著天然便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时至今日,该书的论点和分析实践仍受全世界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是他们在主题研究方面的一本必读文献。
书稿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和舒曼《童年情景》论证了西方经典音乐作品中主题的同质性、变形历史与各种类型;第二部分介绍了主题在一部音乐作品中的形态变化过程并附以同步的美学阐述,同时讨论了主题与曲式、主题与调性布局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以历心理学和历史学的角度探讨了作曲家对于主题变形的创作态度,以及在大历史中主题变形创作的开始、发展、兴盛和消亡。
作者简介:鲁立,湖州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副院长(主持行政工作),副教授,音乐硕士生导师。上海音乐学院作品分析方向博士,师从陈鸿铎教授。德国洪堡大学访问学者,国家留学基金委“艺术类人才培养特别项目”受资助人。主要从事现代音乐创作、音乐事件及分析法的评论研究。近年来主持参与国家、部省级课题16项,其中国家重大项目2项,国家一般项目1项,省部级6项;在人民音乐出版社等权威出版社出版专著4部;在《中国音乐学》《中国音乐》《音乐艺术》等国内优秀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3篇。